我心与宇宙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古人说我心即宇宙。

这话说的是事实,但是被现代思维扭曲了,成了主观唯心的论调。

要搞清这句话本来的意思,要把三样东西分开:我,心,宇宙。

我,当然就是生命肉身的自称。

宇宙,就是时空。

心,有点儿:一般理解是肉身生命的思维意识。但这以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核心的心。在中国古代哲学里,心还可以是上面两个意思相加:思维与意识的本源。

我心即宇宙,思维之源,能动的本体,即是宇宙。

这句话的意思本来很清楚:宇宙就是我心,我心就是宇宙,没有别的我心,也没有别的宇宙。

但是普通人把“我心”扭曲成了“我的心”---一个在宇宙里边的肉身里边的,晚睡早起的,为了财色名食不断思量的心------他们把这个一串串的思维活动当成“我心”。我心从本源之心被偷换成了个体的意识活动。这样就产生了三个概念,我的心,心的本体,宇宙。而心的本体被遗漏不计,我心即宇宙成了我的思想意识即宇宙。世俗认知如此,西方哲学也是如此。

当古人说我心即宇宙时,“我心”的手法跟“我口”“我手”不一样----我口我手我鼻我眼专属于我,我的跟别人的不一样。“我心”并不是专属于我的心,而是我所依止之源。在这个意义上,“我心”的意思更像“我的太阳”,“我的老师”,并不是专属于“我”,而是与人共有。我心即宇宙的我心就是这样一个本源的,生民所共的心。所有人的心都是这一个,不是你一个我一个他一个每个人的不一样。

当然,本源的心之外,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体的专属于自己的心。但严格地说,个体化的心的活动只是意识活动,顶多算是思,是心的功用而不是心的全体。思是具体的每个人每时每刻不同的,而心是根本性的不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变的。以个体内容为特征的心或者意识根本就不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心,或者说心学所说的心。以本体为特征的心才是我心即宇宙的心。

我心即宇宙,意思就是心的本体就是宇宙。如果心的本体是宇宙,个体的意识思维又是什么呢?个体的意识思维就是宇宙整体中的一个点。比如一棵大树上有无数片叶子。如果每一片叶子是一个个体的意识,那么这一棵树就是整体的心。个体意识会意识到差别,认为自己是不同于其他个体的存在。但在本质上,一切个体存在都是一体的。这个本源的整体的生命就是心。

本体的心与个体的意识的不同之处是,个体的意识与思维是以区别分化对立为前提的。眼睛区分色,耳朵区别声,头脑区别意思。这些区别作为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只是现象,它们并不真实地存在于心的本体中。如果眼睛看不到了,心的本体只是少了一个现象区别,但是心的本体功能并不欠少。如果头脑不能思考,心的本体也只是少了一个意思区别,而其本体功能并不欠少。如同镜子里照见花,并不是镜子里有了花。把花拿开,也并不是镜子的功能缺失了。人的感官意识只对这种感官来说有意义,没有这种感官,感受就不成立,谈论这种感受也就没有意义。比如色彩与形象只对眼识来说有意义,而心的功能却不限于色彩与形象差异。因此,不能用任何色彩或者任何形象来描绘真实的心。同样地,也没有办法用思维来描绘捕捉真实的心。真实存在于一切相中,却又不依赖任何相。

我们以见明为见,见暗为不见;以闻声为响,以不闻为静。这都是意识活动,是相。见与不见之所共,响与静之所同,就是那个非分化,非对立,非区别的本体与整体。佛说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说的就是这个本体与整体。

说到见相非相,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见?”-----我们要得到它,拥有它,越快越好。但是这个念头又是意识活动的结果,是另一次相。

如果停在这里,只会让人体会空欢喜之后的懊恼,觉得玄谈无益。这是因为我们还在站在分别的立场上,认为分别最后会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却没有反思分别的意义。换句话说,我们认为“我”是真实的,是一切活动出发点与归宿,现象与真实应该让我得到什么,无论是意识到还是真的拥有,总要让“我”有点儿变化。

错,错,错。

“我”并不是真实的,他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出发点也不是归宿,他只是真心里边的一个小幻点,如同映在天空的一道彩虹,荡在水面的一圈波纹。得与失,迷与悟,是与非,生与死,有欲与无欲,都是现象的一部分,无论是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都一样。

真实不因我的变化而多,也不因我的无变化而少。

我不会因有变化而得,也不会因无变化而失。

我是相,只是相。是与不是,存在与不存在,变化与不变化,都是相。相的意思就是不是真实本体,真实本体不是相。

思维到此,一定还会问既然不是本体,相是怎么在本体中出现的?

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一个坏问题。

好问题是因为进一步思考。坏问题是因为相根本没有在本体中出现----真实之中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对比显现的,比如A与非A对比显现出A与非A。为什么有A,因为非A。为什么有非A,因为有A。为什么会有对比?又是坏问题,因为没有对比。

与对比相连的是是与有。是就是定边界,导向“定义”。有就是定位置,导向“关系”。这两种活动与对比同时存在。

简单地说,就是整体中的片段闪现,就会产生对比,产生是与有的判断。比如看到一棵树在那里就是典型的相对判断。为什么呢?因为这棵树的种子落在此地以前,此地没有树,这棵树枯死腐化以后,此地也没有树,正当此时,如果我们看树的分子与构成物质,它也不是树,只是某些物质按照某种秩序的排列。树只是按照它的某种表面的有限特征来做的判断。如果人可以一眼看到原子,或者一眼看千年的长度,那么这棵树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本体或者整体的真实之所以不是相而又不排斥相,是因为它是全部可能的集合:既有又无,既是又非,既生又灭,既显又隐。每一个相,都是这个整体中的片断,真实本体照在这某个片断上,就会产生相应的判断---“是”“有”,进而产生“意识”,“我”,进而依“我”为基础进行选择,就是个体生命与生活。

但无无论如何选择,如何经历,其实都没有产生东西,没有经历任何东西,也没有失去任何东西。现象没有变化,本体没有变化,显现为变化的,就是意识在各种现象上滑过的过程。比如坐一辆永远前进永不重复的车,所见景物不断变化,但不是景物真的产生与消失,也不是心的本体产生变化,只是眼前所见的这一点在变化。这种变化除了变化的印象以外,没有改变任何东西。

本体之心并不什么也不做。

个体的人也没有做。他也没有迷糊,也没有犯错。

他只是以为自己会得,会失,会对,会错,会生,会死,会迷,会悟。但实际上这些“经历”都不是他的作为产生的,也不会因为他们的作为消失。他的存在也是没有实际,不产生,不消失。一切当下感受,都只是一个念头闪烁而过。这个念头看起来是他的心里产生的,其实只是本体的光照到那个点上。那个念头不会消失,不会产生,消失与产生的,就只是相的显(亮)与隐(寂)的对比。

一切静相都是亮与寂的对比。

一切变化相都只是亮与寂的对比。

而对比的观察者,是不变的。这就是真实。

见光为见,见暗亦为见。

知知为知,知不知亦为知。

知在为真实,知不在亦为真实。

 

 

danxiaoya 发表评论于
大才!感谢。
隐身草 发表评论于
解释的太好了,谢谢石兄分享!
stonebench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ilversky1234'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silversky1234 发表评论于
石兄这篇大作令人佩服!我的想法与石兄又很多契合之处,所以我能读懂师兄的文字。我想了解了吾心来自宇宙,生与死的意义也就有了答案。谢谢石兄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