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以色列旅游,巴勒斯坦控制区是一定要去的。以色列的隔离墙建成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控制区被分割成三个被隔离的区域,北部为纳布卢斯、杰宁、盖勒吉利耶和拉姆安拉,南部为希伯伦、伯利恒,第三个区域为杰里科。根据圣经 记载,伯利恒是耶稣的出生地,素有“圣城中的圣城”之称;同时伯利恒也是以色列 第二位国王大卫的出生地,可见伯利恒这个城市对犹太人的重要性。由於是耶稣的出生地而闻名世界,每年吸引全球数百万基督徒前来朝圣。旅游团一般都会到伯利恒游览。
图1、伯利恒游客很多
巴勒斯坦领地分为ABC三种。A区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全权管理,进入时有路牌提示禁止以色列公民进入,进入会有生命危险。B区为以色列管军事,巴勒斯坦政府管民政。也有时以色列把治安权交给巴勒斯坦警察部队。C区军政都为以色列管理,主要是犹太定居点,交通干线和军事基地,和以色列本土没什么大区别。伯利恒(Bethlehem) 应该属于A区,位于犹太山地顶部,耶路撒冷以南,海拔680米,是巴勒斯坦的中部城市,人口约3万人,以穆斯林占多数,但拥有巴勒斯坦第二大的基督徒社区。目前以色列控制着伯利恒的进出口,而日常行政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管理。
图2、伯利恒隔离区入口
我们从耶路撒冷出发,通过几道关卡,巴士停在伯利恒隔离区入口检查站。高大的水泥墙形成一道长城,把伯利恒围在里面。隔离区入口处有以色列士兵守卫着,犹太人不能随便进去,巴勒斯坦人也不能随便出来。导游要我们做好严格检查的准备,叮嘱不要照相,但在导游叮嘱前我已按下了快门。导游先下车,把我们的护照拿到了检查站,很快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士兵走上车来,我们都已微笑相迎。在确定都是中国游客后,示意放行。
图3、水泥墙上有监视器
为防止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向以色列渗透,以色列自2002年起开始在约旦河西岸修建长约700公里的安全隔离墙(以色列称“防护墙”)。隔离墙由高8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墙体、铁丝网、高压电网、电子监控系统组成,并由以色列巡逻队和哨兵进行警戒。隔离墙不仅把部分巴勒斯坦土地圈进隔离墙内,实际上也成为巴勒斯坦管辖区和以色列管辖区的分界线。据以色列方面的说法,隔离墙使恐怖分子的自杀式袭击减少了95%以上。
图4、进入伯利恒
联合国在2003年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巴勒斯坦领修建隔离墙。海牙国际法院也于2004年裁定以色列修建隔离墙违反了国际法。但以色列从来没有让步。约旦河西岸因为控制在较为温和的法塔赫手中,建立隔离墙后,巴勒斯坦人虽有抗议,但慢慢地适应了隔离墙生活,逐步归于平静。以色列给安分守己的巴勒斯坦人发了身份证,可以去以色列打工,又放开了旅游事业,给隔离墙内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谋生的途径。
图5、繁华的市区
而由哈马斯极端组织控制的加沙地带就不行了。哈马斯人员在隔离墙下挖掘了大量通往以色列的地道,2014年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爆发大规模冲突期间,以方共发现并摧毁32条地道,其中14条延伸至以色列境内。此后,以色列仍时有发现哈马斯挖掘的通往以色列境内的地道。
图6、墙上阿拉法特和阿巴斯的照片
2017年以色列沿加沙地带修建一道地下围墙,以防哈马斯挖地道偷袭,预计2019年内完工。地下墙将全面覆盖以色列与加沙长约60公里的边界,墙体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高6米,地下部分深40米,墙体上还将安装传感器,以实时监测哈马斯挖掘通道的行为。整个工程预计花费近9亿美元。以色列还打算在地中海近海设置水下障碍,防止哈马斯通过水路渗透到以色列领海和领土。
图7、总站地下停车场有座比较大的商场
我们的巴士停在伯利恒的巴士总站地下停车场,所有的旅游巴士都停在这里。这里有座比较大的商场,或许是对穆斯林缺乏信任的原因,摊位不少,却没有多少人光顾,游客们全是过路人,来去匆匆,没有人愿意在这里久留。近年因经济不景气,来伯利恒的游客大幅下降,对伯利恒经济影响很大,原来门庭若市的商舖,现在很多都门可罗雀,经营不下去的只好关门大吉。看来当地巴勒斯坦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图8、巴勒斯坦国旗
商场挂着巴勒斯坦国旗,旗面左侧为红色等腰三角形,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等宽横条。 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信仰。 红色与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图9、街头看到的主要是游客
巴勒斯坦建国,总统为马赫姆得·阿巴斯,政府总理为萨拉姆·法耶兹,据说已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承认,但美国以及西方大多数国家没有承认。所谓建国也只是徒有虚名,仍旧是一个尚未完全独立的国家,整个边界都被以色列控制者,以色列不放行,谁也进不来。没有主权,谈何建国!
图10、建立在丘陵中的城市
伯利恒是一座建立在丘陵中的城市,上下坡非常多,每个山坡上都建有房屋,各式各样、高低错落、层层叠叠、铺陈而就。全然没有了以色列城市的规范和整洁。看来巴勒斯坦根本没有经济力量来建设国家。过去,巴勒斯坦主要靠国际援助。现在阿拉伯国家自顾不暇,援助减少,巴勒斯坦经济前景极为黯淡。
图11、车辆不少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报告说,2017年巴勒斯坦经济状况恶化,30岁以下的巴勒斯坦人中有一半处于失业状态。伯利恒人口流失很厉害,不但基督教的移民,穆斯林的也往外走。在耶路撒冷生活,30个鸡蛋只要4美元、一摞烤饼8美元;可在伯利恒却分别要8美元和20美元。有些人已经对政治解决彻底丧失了希望,因此选择移民。
图12、马槽广场
马槽广场是位于伯利恒中心的城市广场,得名于耶稣降生的马槽。所以城里的主要景点都位于马槽广场(Manger Square),面积不大的广场里停满了各种出租车。几条与耶稣有关的街道汇集到广场:星街和基督降生街。1998-1999年,马槽广场主要用作当地人和众多朝圣者的集会地点。广场上安设了长椅和白色微黄的大理石喷泉。
图13、现代建筑伯利恒和平中心
广场旁边就是知名的“主诞教堂”(Church of Nativity),还有伯利恒唯一的清真寺——奥马尔清真寺,以及现代建筑伯利恒和平中心。伯利恒和平中心是一个文化中心,设有展馆、旅游信息中心、书籍和礼品店,并举办文化活动。包括艺术展览、音乐表演、戏剧表演、讲座、民俗表演、儿童和青少年活动、电影放映、妇女讲习班、文化周和文学活动,以及文化交流。
图14、奥马尔清真寺以及宣礼塔
奥马尔清真寺得名于伊斯兰教的第2任哈里发奥马尔。637年,穆斯林征服耶路撒冷后,奥马尔曾前往伯利恒颁布法律,保证尊重圣地以及基督徒和神父的安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四年后,奥马尔在该清真寺的位置祈祷。清真寺建于1860年,。用于建造清真寺的土地系希腊正教会捐赠,1955年约旦控制该市期间清真寺重建。灯泡出现之前,伯利恒的穆斯林和基督徒提供橄榄油点亮清真寺的周围是常见的,这是在该市宗教共存的证据。
图15、圣诞教堂
圣诞教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是在耶稣的出生地马槽岩洞上建起的教堂。最早的教堂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和他的母亲海伦娜建于公元327年,公元529年毁于撒马利亚人起义。 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565年建造了新的大教堂,恢复了原始的建筑基调。一千多年来历经修缮和复建,逐步形成一组建筑群。占地达12,000平方米。
图16、我们的以色列导游在圣诞教堂
因此这里对于基督教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她的使用权主要归属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基督教派。在圣诞教堂的子夜弥撒开始前,当地人和朝圣者都聚集在马槽广场高唱圣诞颂歌。2012年,圣诞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巴勒斯坦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成员,首次 “申遗”成功。
图17、伯利恆主诞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的谦卑门
导游是华人,耶路撒冷大学学历史 妻子是犹太人。已加入以色列国际。我们来到教堂前,忽然发现圣诞教堂居然没有正门,只有1.2米高的石门,名为“谦卑之门”。顾名思义,这是要表示来到圣地,必须躬身而入,让人们在耶酥诞生之地俯首谦卑,感到主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我们一个跟着一个,鱼贯而入进了教堂。
图18、目前只有右边第二个过道允许游客通行
我们进入大厅,整座教堂宽敞、高大,因为有建筑遮挡而未能以窥全貌。教堂里正在装修,这是为庆祝主诞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进行了好几年的装修工程,导游说计划于2018年4月完工。教堂设计就像一个典型的罗马大教堂,里面4排柱子(共44根)将教堂分割成四个过道和一个中殿,目前只有右边第二个过道允许游客通行,数以百计的游客拥挤在两排斑驳的石柱之间缓缓行进,静穆肃然。
图19、主祭坛
教堂的东端由一个凸起的圣坛组成 ,由一个包含主祭坛的后殿封闭,并通过一个大型的镀金圣像与圣坛隔开。教堂的内墙以中世纪的金色马赛克为特色,曾经覆盖在侧墙上,现在大部分都丢失了。
图20、原有马赛克地面
大教堂原有的罗马式地板上铺满了石板,但地板上有一扇活板门,可以看到君士坦丁大教堂原有马赛克地面的一部分。
图21、东正教的圣母圣子画
在19世纪,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会接管了教堂。 他们分担维护建筑物的责任,但只能控制部分小教堂和墙壁。因此教堂内的装饰是由古代装饰部分以及三种不同风格宗教装饰部分的奇怪组合。
图22、主诞堂地下洞穴内祭坛
耶稣诞生的石窟是一个长13米、宽3米的地下空间,形成了圣诞教堂的地下室,它位于主祭坛下方,通常由圣坛两侧的两个楼梯分别进出。进洞的楼梯挤满了人,由于石窟太小,人群移动极为缓慢。 洞穴东部的壁龛据说原来是耶稣出生的泥马槽。后来泥马槽被人用银马槽所替代。再往后,银马槽又被换成了一个大理石圣坛 。
图23、主诞堂地下洞穴中的“伯利恆之星”
耶稣出生的确切地点在祭坛的下方,是一颗14角银星——“伯利恒之星”,上面刻有拉丁文题字Hic De Virgine Maria Jesus Christus Natus Est-1717 (圣母玛利亚在这里生下耶稣基督- 1717年)。 它于1717年由天主教徒安装。“伯利恒之星”周围有15个代表三个基督教社区的银灯:六个属于希腊东正教,四个属于天主教徒,五个属于亚美尼亚使徒。
图24、圣凯瑟琳教堂前的耶柔米雕像
毗邻的圣凯瑟琳教堂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堂,1347年建在12世纪的十字军教堂之上,致力于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1881年由奥地利 - 匈牙利皇帝提供重建资金,1882年以现代的哥特式复兴风格扩建,教堂顶上立着圣凯瑟琳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教堂前有一个庭院,环绕着方济会修道院、圣凯瑟琳教堂和圣诞教堂。庭院耸立着教会史上伟大的圣经学者、译经家、早期基督教拉丁教父耶柔米(Jerome,也译作圣杰罗姆)雕像,脚踏着人头骨。传说耶柔米的书桌上,放置一个人头骨,来提醒自己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真实,所以要用尽短暂的日子来事奉神。
图25、圣诞教堂北走道通往圣凯瑟琳教堂
圣凯瑟琳教堂与圣诞教堂共用一面墙,还有一座与圣诞教堂北走道相邻的门。 1470年,方济各会在圣诞教堂和圣凯瑟琳教堂之间建立了通道,将圣诞教堂与圣凯瑟琳教堂连接起来,当时圣凯瑟琳教堂称为圣奥古斯丁教堂。 游客现在可以通过狭窄的石头通道从一个教堂到另一个教堂。
图26、圣凯瑟琳教堂
凯瑟琳(加大肋纳)父亲是亚历山大的行政长官,她十来岁便皈依了基督教。她试图劝说罗马皇帝马克森提乌斯(Maxentius)停止迫害基督徒,并成功令皇后皈依了基督教。皇帝派来与她论辩的许多异教徒哲学家也在她的劝说下皈依了基督教。这些人包括皇后随后便殉道了。皇帝把她关进监狱,当访问她的人纷纷皈依时,她被判死刑。
图27、教堂祭坛后面的彩绘玻璃窗描述了耶稣诞生的故事
教堂最美丽的彩色玻璃窗位于教堂祭坛后面,描绘了耶稣诞生的场景,是教堂的焦点。 窗户于1926年在比利时制造。该教堂是耶路撒冷拉丁族长在圣诞节前夕庆祝午夜弥撒的教堂。由于以色列的阻挠,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从2002年到去世,连续多年无法前往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参加圣诞庆祝活动。圣凯瑟琳教堂每当举行圣诞弥撒时,都会将阿拉法特的座位预留下来,并放上一条黑白格头巾,以示尊敬。
“杰西之树”的浅浮雕是雕塑家Czes?awD?wigaj的作品,作为教皇本笃十六世 在2009年访问圣地时的礼物,被并入圣凯瑟琳教堂 。“耶西之树”是基督教艺术中用来说明基督祖先的一棵树,是耶稣的家谱,自大卫王之父伯利恒的杰西(Jesse)开始。它起源于以赛亚圣经中的一段描述弥赛亚后裔的经文,而这个后裔被基督徒认作是耶稣。耶稣的谱系中描绘的各个人物来自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列出的名字。这个主题经常能在基督教艺术中看到,特别是在中世纪。最早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出现自一本带插画的手稿中。其他例子还有教堂的彩窗、中世纪大教堂门前的石雕,墙壁和天花板上的绘画等。杰西之树也出现在较小的艺术形式,如刺绣和象牙上。
图29、导游向我们介绍修复的十字军时代教堂的雕塑《圣乔治杀死喷火巨龙》
根据六世纪开始流传的故事所述,圣乔治骑着白马杀死了一头喷火巨龙,并救出一个少女,龙血流到地面上,正好形成了一个十字形。圣佐治成了英格兰、格鲁吉亚、莫斯科、加泰罗尼亚、马耳他、立陶宛等地的守护圣人,传说中的勇士、白马、恶龙、少女等元素,代表了保护弱者、直面侵略者、牺牲成就圣洁的精神。
图30、美丽的圣母祭坛,下面是刚诞生的圣子
圣凯瑟琳教堂2012年与旁边的圣诞教堂一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教堂下面有一个复杂的洞穴,是当年耶柔米隐居工作的地方。我们从凯瑟琳教堂一侧下到地下室,这里不仅有千年壁画和石祭台,还包含许多小教堂。
图31、小教堂之一
例如:1、圣洁无辜的教堂 - 纪念在希律王的命令下被杀害孩子 ( 马太福音2:16-18 );2、圣约瑟夫教堂 -纪念天使出场,命令约瑟夫逃往埃及( 马太福音2:13 );3、圣尤西比乌斯教堂 - 跟随耶柔米(杰罗姆)的修道院长等。还有一些墓,例如:1、圣保拉墓和她的女儿Eustochium - 与圣耶柔米(杰罗姆)一起旅行的朝圣者等;2、圣耶柔米(杰罗姆)墓地。
图32、耶柔米纪念堂
这里还有耶柔米纪念堂。耶柔米一生致力于神学和《圣经》的研究。晚年来到伯利恒隐居下来,他的住處就是靠近主誕堂的这個山洞,在这裡專心寫作和研究長達24年之久。专心致志地编写《圣经》注疏,并将《旧约》译成了新拉丁文本,为圣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图33、圣耶柔米(杰罗姆)墓地
当时已有一部《古拉丁文圣经》,但那本圣经品质不好,手抄本之间又有一些歧异,于是耶柔米根据当时有的古卷,从希腊文圣经(旧约是七十士译本),重新编译一本拉丁文修订版圣经。这件事工好不容易进行到一半,因为他懂希伯来文,觉得应该以希伯来文圣经作基础,于是毅然决然又再来一次。花了二十三年(382年-405年)终于完成了拉丁文圣经修订本《武加大译本》Vulgate。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很多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