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辨-古今计时

介绍中西医结合关于中医养生的概念,理论以及研究的新进展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经脉辨-古今计时

一功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中,混用了三种的古代计时方法圭表、星座、刻漏来描述卫气的循行。原因是卫气的循行需用较为精确的刻来表述。

  1. 圭表: 又称,日晷,日规。由晷针和晷面组成,两者相当于钟表的指针和表面。晷针垂直穿過晷面中心,晷面外延一般有三個圆圈,內圈标示天干地支,中圈刻有十二時辰,外圈对应每個時辰,再分「初」、「正」兩格,由此將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时辰,二十四小时。如今的「小时」概念,就是由晷面刻度演变而來,而钟表表面的设计灵感同样借鉴了晷面的结构。二者的差异是, 日晷日影的指向与现代二十四时钟(24小时一周)时针的指向刚好成镜面映象。


上图的日影指向与现代二十四时钟(24小时一周)时针的指向刚好成镜面映象。




上图的日影指向与所标时间不对(指向为酉初,实际应为卯初。

  1. 天象计时:以依次看到东南西北的28个星座, 来定地球自转一日的时间。


“歧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 。经过一个星宿, 称为一舍。

  1. 刻漏计时: 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古时漏箭上的刻度是100刻,既每刻相当于现代的14分24秒。而现代俗称的一刻为15分钟,一日为96刻。刻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