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0
“小欢喜”也是珊珊推荐的。几个高三学生和他们的父母。
看了前10集,这孩子们比他们父母要可爱多了,也更懂事。。
这是编剧特意的戏剧冲突,还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刚在邮件里看到朋友发的这个链接:
https://www.reddit.com/r/hanren/comments/hptg0p/%E5%B0%8F%E5%8E%BF%E5%9F%8E%E7%9A%84%E4%B8%AD%E5%B9%B4%E7%B2%89%E7%BA%A2%E5%9C%A8%E6%B7%B7%E5%90%83%E7%AD%89%E6%AD%BB%E4%B8%AD%E7%A0%94%E7%A9%B6%E4%B8%96%E7%95%8C%E5%B1%80%E5%8A%BF/
呵呵,其中这段描述 “面对这些从不摸书,完全依赖手机获取信息的中年粉红,逻辑是无力的,思辨是苍白的,他们比的是谁脑子里的碎片多。纵然是学富五车的国际政治学者,恐怕也会陷入深深的无力感。" 挺普世的么。。。
------- 后记
小欢喜,弃剧了。看不下去。。对比起来,谢谢让我遇见你里面的学生演员都要可爱得多。。。
11/14/20
昨晚看到的,刚刚才有空坐下来读完。。
野夫:别梦依稀咒逝川--悼故友如波
http://hx.cnd.org/2020/11/13/%e9%87%8e%e5%a4%ab%ef%bc%9a%e5%88%ab%e6%a2%a6%e4%be%9d%e7%a8%80%e5%92%92%e9%80%9d%e5%b7%9d-%e6%82%bc%e6%95%85%e5%8f%8b%e5%a6%82%e6%b3%a2/
这把岁数了,自然知道“生命竟然确实薄如蝉翼”。。。 不同的是,苟活的我,依然对这个世界有所留恋,大自然的变幻莫测,亲人们的悲欢离合,都是活着,守住平安的驱动。。。
说点儿读后似乎突如其来的感受吧:
“古人认为君子清且贵,老李即有这种气,永远的穷而不贱。” 今天在路上,还和老二讨论,(她还是没有说服我,我也没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一直都有这种语言的尴尬,今天尤其明显。) 穷而不贱,是我想表达的,虽然穷很容易导致卑贱。人总是被他/她所处的环境所局限,但是总有人能自我救赎地踏出与众不同的僻径。有穷而不贱,也有富而不淫,清且贵,情理皆重。皆源于人有思维和主动约束改变自己的能力。
“事实上,我与老李曾就“文革”和毛的问题,有过多次畅谈。老李是真正的亲历者,他对“文革”的独特看法,至今仍让我不断反思。也许有些说法在今天并不新奇,但那是1980年前,很多讨论尚属禁区。
老李认为——红卫兵的造反初衷源于那一代的神圣使命感,他们并不单纯,至少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么幼稚。但动机不错的行动并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文革”前的一系列运动造成哀鸿遍野,怨声载道,早已形成火山。国人期待一场大的社会变革而不计结局,因此当毛发起这次斗争时,他只是借用了人民的积怨。而神的召唤和草民的潜伏要求奇妙结合时,遂酿成一场从人对物的破坏到人与人的互相残害的集体疯狂运动。
他认为,知识分子应该为此首先承担罪责,全国各地的“文革”之火并非文盲引起,主要的“纵火犯”都是书生,他们只是没想到“革命最后会革到自己头上”。而在此之前,整个知识群体的道义缺失,客观上默许和纵容了为所欲为。他们为此付出的血腥代价,在当时尚未能完全唤起良知和胆识。
历史普遍地作弄了那些深怀使命的人们,我们似乎永远处于一个玩笑的时代。”
这是一段80年代的思考,果然够深刻。。。
所谓整个知识群体的道义缺失,现在的我以为其实是中国知识群体在批判性怀疑,理性思考方面的先天不足。中国几千的历史长河中从来不缺少深怀使命的叛逆者,揭竿而起的英雄,但是总也跳不出那个君君臣臣的怪圈。。我们的前辈们没有,我们的兄长们也很少,我们这一辈也没好到哪里去。。
打鸡血的人什么时候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