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在一个无底价起拍的Estate网拍上看见一幅精心绘制的但破旧不堪的纸质大幅女性肖像画立轴(如下图所示)。当时根据该肖像形貌、色泽及画轴开裂程度等特性,当即判定,该幅画像年代不会少于数百年,很有可能来自明代。为了拥有和欣赏该古画,更为了保护、抢救古物,传承中华文明,就决定出手将它收入囊中,但意想不到地是最终只是以近百刀的价格拿下了该画轴(也算是捡漏了吧?!)。
实际上,到手后的画轴破损程度远比照片上显示的还要严重的多,令人大伤脑筋。该纸质肖像画轴已经没有了天杆(画轴上端用来系绳便于悬挂的圆木杆),天头也破损严重或大片缺失,整个画心及覆背也极其脆弱,随便动一下卷轴(地杆),就会有细碎的纸片掉落,或者开裂处继续扩展撕裂。有些原来的破裂处,也许在很多年之前,这幅画就已经被之前的收藏者打过“补丁”(用胶带粘过),如今随着岁月的消逝,胶带下也早已与纸面脱裂,无助于保持画轴的完整,并在纸质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好在整幅肖像还基本完整,除了个别地方有一点点缺“肉”,极大部分的画心还算完全。
那么,如何对该画轴进行修复,并且以后可以对画轴进行随意地观赏和保存呢?因为本人并不是古画的修复或修补的专家,没有受过专门训练,所以决定只是在自家对古画的修补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基础上用简易的方法对该画轴进行加固,而那种专业的往往是需要经过脱胎换骨似的大幅修复手法本人没有条件来进行。或许,等若干年后,如有必要,就让有专业的修复人士再来进行了。
下面是对该古画进行加固和修补的方法:
- 调制浆糊:常温下按大约一比四(体积比)的比例将淀粉(starch)与水在锅内混合(最好用纯净水或蒸馏水)调匀,然后在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在电磁炉上慢慢加热,使浆糊慢慢变稠(浆糊颜色亦逐渐变透明),犹如中国厨艺的勾芡或上海话中的“汁泥”后获得“浆糊胶”,形似软软的果冻(jelly)。将该jelly转移到合适的容器后放入冷藏备用。(注:用Starch制作浆糊粘接后,该粘接面可逆,用水浸泡后粘接会脱落。即日后若有需要,对画轴可以重新再进行专业修复)
- 加固用纸:选择用于绘画的宣纸或者其它合适的薄纸,先用来对画轴的开裂处肖像之背面进行拼接和加固,我称之为上Bandaid。因为该画轴的开裂处面积弥漫并多重,所以这个拼接活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来,必须得等上一次的拼接面干了以后再进行第二处。不然,因为处于湿性状态的修补用纸没有强度,稍一触碰,也会断裂,使完成的拼接前功尽弃。
- 上Bandaid:取一块之前准备好的浆糊冻,放入一些水后彻底调和(稠度根据个人preference,以形成可涂刷的液体为宜),使胶冻彻底溶化水中,没有颗粒感后就可作为浆糊(也可使用过滤方法进行配合,收取无颗粒浆糊,可以减少调和熔化的时间)。然后,将薄宣纸剪成一块块大小合适的纸片或纸条, 在其面上涂布浆糊后在画轴背面的开裂处进行拼接和粘贴,使其干燥后,再进行第二、三,,,(拼接时为防止画轴移动,应该使用一些底面平整的器物,如镇尺、厚重的书本等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件对拼接表面进行镇纸)。因为画轴破损实在过于严重,在经过细心拼接后还是在肖像画正面留下了有细缝的遗憾,但应该不影响对该画的艺术欣赏。
- 背面加固:等画轴的所有破裂或缺损处在背面进行补缺和拼接后,再用一整张(或数张拼接)厚一些、强度高一些的用纸再进行二次裱褙,对整张画进行加固。因为加固用纸比较厚,所以所使用的浆糊应该调得厚一些,以增加粘接强度。
- 天杆修复:采用一段截至自家竹园里的青竹用作天杆,这样可以质轻一些。将长出的一段新裱褙加固用纸在涂布浆糊后把竹制天杆包裹卷入,待彻底干燥后,画轴修复就算完成,然后就可以随意打开或卷闭肖像画而不用担心画轴再破裂。
通过对该画像的研究,包括其服饰的特点,纹饰的特征,用彩以及人物的年龄表现等等,可以初步确定该女性应该是一位明代时期的皇太后或者皇后。因为穿有立领的服饰,这又将该女性的年代聚焦到明代晚期,即嘉靖年(1521年)以后,可能就是万历皇帝的生母,明代的最后一位皇太后。此外,因为该画轴可以被保留至今,也很有可能该女性就是传说中的被整个清代帝皇们二百多年来一直供奉和祭拜的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因为她曾经说服了万历皇帝把被俘的清朝始祖努尔哈赤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