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 其一 孟郊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
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洞里逢仙人,绰约青霄游。
看花 其二 孟郊
芍藥誰爲壻,人人不敢來。唯應待詩老,日日殷勤開。
玉立無氣力,春凝且裴徊。將何謝青春,痛飲一百杯。
谢赵惠芍药 陈师道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题芍药照 梅林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日
石畔紫霞*开,影娘*亲手栽。换金且缓剪**,婪尾*莫催杯。
----------------
*紫霞、影娘、婪尾春,都是芍药别称。故事来源如下:
紫霞:王韬在《淞滨琐话》中写一名叫郑筱史的人,家中豪奢,修有一芍药圃,门内高峰插天,循径而上,既登绝顶。倚栏眺望,全园尽在目中。既达平地,则弥望皆芍药也。”这里芍药品种繁多,“中间所植为金带围,尤称名种”。郑妾一名素修,每天在芍药圃中与其读书玩乐。一天傍晚,素修正写字,忽见窗外人影幢幢,接着进来一女子,自称药娘,带来自己写的一本《紫霞轩吟草》的诗集,与素修娓娓谈诗,通宵达旦,方才离去。郑筱史来到素修屋中,见到诗集,问是何人所作?素修推说是邻家女孩。郑“见其词语清新,为易数字,并加评焉”。后来,药娘又至,还带来一位叫玉娘的女子。玉娘亦拿出一本《兰因剩稿》的诗集。素修读之,觉得同样是情致缠绵,不禁为其才华所折服,与她们结为好友。后来,郑筱史与她们相见。药娘大方地说:“闻君家多藏书,可否让我们观之,以扩眼界?”郑筱史带她们到藏书楼去看书,从此倾心结交,“谈论则并坐,饮食则同席,绝不避嫌,每值花辰月夕,辄置酒宴赏”。他们都以礼自持,绝无狎昵轻慢。郑筱史愈发敬重说:“与二妹结交,正如对名花,止可餐其秀色耳。”
一天,药娘和玉娘突然来了,容色惨沮,她们告诉素修说:“咱们的缘分尽了。”话音刚落,窗外黑云如墨,风雨大作,二女忽然不见。顷刻间冰雹落下,一株芍药被打死,过了一个月,一株玉兰也死掉了……
影娘:《耳食录》中写一人春游青莲山,在水边捡一玉钗,“忽水中见丽影出其肩后”,回头看,却无所有。“俄而微风皱波,滉漾久之,影遂失。”他郁郁回家,照镜,“则女在镜中”,他拿出玉钗问这是你遗失的吗?女子摇首微笑,然后消失。那人不禁怅惘。忽闻空中有语:“如欲见,先焚香供钗”。从此那人每日焚香供钗,对镜与佳人相聚。家人疑镜中有妖,“夺镜摔之地,镜裂”。那人痛惜不已。但他在别的镜中也能见到那位佳人。家人越发惊异,把所有镜子都藏起来,不让他照。他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直到一天,他发现几案上有芍药一枝,接着耳畔又传来声音,你知此花之意乎?请到园中水池边与我告别吧!那人跑到水池边,见女子的倩影渐渐消却,不禁想起《诗经》中的“赠之以芍药”,心中无限凄恻……从此卧床不起,“废饮食”等死。家人治以巫医,皆失败。直到一道士赶来,径直问他“玉钗何在”?那人惊问道士:“汝何知此事?”道士笑从袖中取出绛丹一粒,让他吞下,病立刻好了。道士告诉他:你前生乃一书生,“过邻家,值其女影娘坠钗帘下,瞰其无人,径拾之不还”,而影娘则爱上了你,后来她病死,但业缘未了,她的魂魄还一直惦念着你,所以找到了你的今生……
婪尾:是指宴饮时酒巡最后的那一杯。开于春末的芍药花,就被古诗人比喻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
**换金缓剪:清代学者俞蛟在《梦厂杂著》中有一篇“丰台卖花女传”写道:
京南西门外数里曰丰台,居民咸以种花为业,四时红白相间,芬芳袭人。而惟春夏时之芍药为最盛,连畦接陇,一望无际。”《清稗类钞》中专有“丰台芍药”的词条记载曰:“顺天丰台为养花之地,竹篱茅舍,三三两两,辘轳之声不断,其地本以芍药著,春时车马往来,游人如蚁……京师芍药奇丽,其香较牡丹为蕴籍,花容细腻,则又过之,玉瓣千层,红丝一缕,殊艳绝也。”有些园丁,在芍药含苞欲放时就将其剪下,担进城贩卖。同治辛未年的春天,文豪王闿运与张之洞相约一同到丰台赏花,看见满畦芍药将要被花农剪下,“予以十金,使留半日于枝以赏之”,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