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下)
——《用新闻影响今天》读后感
(第一部分)
上次写了李大同著作《冰点故事》读后感,今天接着写冰点故事后续另一本书《用新闻影响今天》的读后感,这本书由2006年6月香港泰德时代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11月出版的《冰点故事》后记中,李大同写下一个预言,说还会有第二本《冰点故事》问世:“仅仅这一年当中,《冰点》周刊所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就足以写一本书了。这本书,我们迟早会写出来的。”
写下这个预言时,他估计至少还要积淀两三年时间,没料到《冰点故事》刚刚出版不到两个月,《冰点》周刊即被当局“停刊整顿”,引起一场令人高度关注的、事关新闻自由的大事件。作为《冰点》的创办者,李大同在殚精竭虑坚守11年后,被迫离开供职27年的新闻一线。“人生竟有这么多波云诡谲”一声浩叹后,他开始写冰点故事的续集《用新闻影响今天》,这本书主要讲了主持冰点周刊最后阶段,他如何与把持权力的官僚集团斗智斗勇,那一连串刀光剑影的搏击场景。
《冰点故事》开篇有李大同90年代中期写的一篇文章,简介了他对新闻的认知——“在我看来,新闻的最高使命,决不是‘记录’下来点什么,以后供个把历史学家来做资料。恰恰相反,新闻如果不能影响‘今天’,那才是失职和对我们职业天条的亵渎。”他认为新闻的使命在于“影响”当代而不是“记录”当代,这是由新闻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这个基本特征是——“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力”!作为读者,我猜这是他以《用新闻影响今天》为冰点故事第二本书名的考量。一名大报编辑想要在中国大陆不说假话,用新闻影响今天,只能不断地与僵化的专制体制和宣传部门的官僚顽强博弈,这不仅需要技巧,需要勇气,还需要超越功利的诱惑。在这个过程中,李大同付出了超常的艰辛,同时也收获到成就与快乐,书中精彩的往事不仅能启发我们读者,也将激励并引领后来的新闻从业者!
读这两本书,一种深深的遗憾油然而生,能力超强、胆识过人的李大同,如生活在新闻自由的环境中,率领一支优秀的编辑记者队伍,定能办出一份享誉全球的华文报刊,拥有海量读者与巨大的发行量,用新闻推动中华文明快速进步,那多好啊。
冰点得以创办的前提离不开时代背景,大陆经济搞活复苏后,生硬陈腐的官媒“宣传越来越不受读者待见,大报发行量逐年萎缩,账面亏损,主流媒体边缘化,边缘媒体主流化。”中国青年报被迫改版,由于报社内部重新“起用李大同”的呼声高涨,报社领导要求他重出江湖,冰点专栏迅速斩获好评。冰点声誉日隆也有运气,1998年团中央宣传部部长李学歉被上级调任中国青年报总编辑,40岁出头的李学谦没有办报经验,他负责审阅付印6年《冰点》大样,由于把不准“言论尺度”的风险脉搏,懵懂中被每次都在报社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扛大旗、一身浩然之气的李大同说服,无意中帮冰点亮起绿灯,这是同期其他大报总编辑不可能之举。成就大事,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能少啊。
胆识与谋略缺一不可
2004年初,中青报迎来从未有过的扩展契机,一家公司出资亿元参与报社经营,当年6月李大同负责的版面由每周两版扩为四版,《冰点周刊》问世,不光任务翻倍,与上级领导的交锋也日益激烈。上一篇读后感我提到“阅读快感”,这本书中火星四溅更加引人入胜,在团中央、中宣部领导虎视眈眈步步紧逼中,冰点周刊不退反进,应广大读者之需,从讲好“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的层面,跃升到涉及政治、社会乃至历史的重大题材的高度。李大同是个宁愿战死也不肯不战而降的新闻斗士,本书详细描绘出当年怎样有意识地改变新闻管制的潜规则,怎样灵活运用“技术”逐渐提升新闻管制官员敏感度阈值,导致中宣部阅评组甚至发出与读者一致的表扬冰点文章的阅评文件,被同事们笑言“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2004年6月2日,《冰点?文化版》刊出报道《保卫三联书店》,揭发新调来的主管不学无术,只图谋利,一年多卖出108个书号的劣行,还刊登了40位民营书店致中国出版集团的公开信。这起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已经诞生并成长起的公民意识”,打破了官员对文化事业习惯性的戕害,由于反响热烈,三联主管官员很快被调离了。
2004年6月23日,冰点又刊发出《党报上摊》,以实打实的数据道出京城大街上党报售卖的尴尬,同一个报摊上,市场化的《京华时报》顺利卖出150份,派发的那一份《人民日报》怎么都卖不出去。为披露这种无人敢触碰的现实,李大同巧妙地在记者查来的数据后紧跟着用了多三倍的文字加以平衡,并以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话做结尾:“党报要改变模式化、公式化、刻板单调的印象。一句话,必须要改变文风!”这篇超级敏感的报道见报后,被誉为“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不能报道的新闻,关键在于怎么报道。”
新闻人的道义责任
2004年6月,李大同在网上看到一个令他吃惊的消息,武汉电视台记者陈为军拍摄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获得第63届美国电视广播文化奖,这个奖项被视为“新闻纪录片的普利策奖”,陈为军以一人之力竟能斩获数量庞大的专业团队求之不得的大奖,此事非同凡响,李大同马上派记者董月玲前去采访。董月玲带回一部陈为军花费一年时间用自己的DV机,二十多次到艾滋病重灾区河南上蔡县文楼村拍摄的纪录片,李大同让编辑部全体采编人员集体观看,陈为军历经艰险拍下一名农妇无辜染病、逐渐枯萎、痛苦死去的全过程,以及她的孩子们也将无可避免地死去的惨景,社会真相被严禁报道,冰点同仁决意冲破禁区,让公众了解艾滋病的实情,也为声援等待处分的陈为军。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很快,用与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同名的冰点长篇报道以整版见报,引起轰动并被大量转载,包括所有海外中文网站。官家再次被激怒,河南省主要官员打电话威胁,国家广电总局蛮横地催促武汉市电视台给陈为军行政处分。陈为军马上给董月玲打电话,想替冰点记者开脱说情,这时他接到单位通知,让他到电视台“等候处分”,做好被开除的心理准备守在会议室外,没想到电视台领导看完样片走出来,握着他的手连连称赞,告知“没有任何处分!”
我读到书中这段故事时,恰巧赶上“中国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医生在纽约病逝,那些天全球数不清的人共同缅怀高医生,参照冰点当年这篇报道,我真想大喊一声:新闻封锁造成的悲剧还要持续到哪一天啊?
见报署名从不争功
身为冰点主编,每次“提出选题,派记者深入采访,有针对性提出修改意见,反复打磨,只要达到了见报水平的底线,细部的润色和文章加工”往往都由李大同承担,书中他的原话“这就是编辑的工作”。11年间,我们读过那么多冰点刊发的精彩文章,标题下只有记者或作者署名,从没见到幕后付出巨大心血的李大同的联合署名。
这点让我不由联想起1966年2月7日,曾轰动全国的长篇报道《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署名事件,参与定稿的新华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见报前都把自己的姓名加在发现线索、长期深入采访并写出文稿的资深记者周原的前边,说掠人之功我没资格,起码有主次颠倒之嫌。周原、陈健夫妇与我父母是老同事加老邻居,所以我知道那篇文章的素材和文中名句都是周原采访到的,他参与修改编发全过程却被署名垫底,这种事在新闻出版界并不少见。读李大同的书,看到冰点主编为每一篇报道出谋划策,呕心沥血地反复修改,“总觉得某处还有更准确或者更生动的词儿”,却恪守职责,无暇顾及个人名利,这种境界殊为可贵。
找回林昭凝视历史
2004年6月,北京东四一家酒楼内,作家章诒和做东,将独立制片人胡杰引荐给李大同和冰点记者,一个月后记者江菲到上海再会胡杰。酷暑中二人走访了多位已是古稀之年的林昭生前亲友,近半个世纪前,林昭和那批对党和国家怀有深切感情的文化人,只因说了一两句大实话被戴右派帽子,遭残酷迫害。在挣扎、追问和思索中,林昭一步步追寻答案,胡杰艰苦卓绝地用系列纪录片拍下林昭在狱中20多万字的血书,保留住林昭用生命寻找到的答案。
2004年8月11日,江菲采写的通讯《寻找林昭》以整版刊登在冰点周刊,详细介绍了林昭之路与胡杰的艰辛拍摄,读者无不潸然泪下,有90后的年轻人写来激情澎湃的长信,谈到读了这篇通讯后对林昭的意义、胡杰的使命的理解。这封长信结尾如下:“我注意到胡杰是1958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的,可惜殉难于公元前548年的齐太史公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姓不姓胡?这是亘古之谜。魂兮归来,齐太史公!魂兮归来,圣女林昭!魂兮归来,中华民族之精神!”李大同把这封读者含泪写的长信完整地录在《用新闻影响今天》书中,还有林昭用血在狱中写的真言,让冰点传播的价值感天动地!
这里分享书中短短一首小诗,是林昭在一次绝食更生醒来后咬破手指,写在提篮桥监狱墙壁上的:
自由颂
生命似嘉树,爱情若丽花;
自由昭临处,欣欣迎日华。
生命巍然在,爱情永无休;
愿殉自由死,终不甘为囚。
冰点坚持到此处,已经升华到至高境界,顽强坚硬到让反动派难忍的程度,这些极有分量的报道,曾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一份主流大报的生态。当时读者调查数据显示,冰点周刊的四个版就像孪生兄弟一样、齐刷刷占据着阅读量最高位。《寻找林昭》系列报道被授予2004年度《冰点周刊》“最佳特稿奖”,而官方的“阅评意见”污蔑加怒斥恶狠狠地砍下,与读者好评截然相反。冰点问题因此被“提交到政治局谈论”,很快,最高层把“管不住报纸”的中国青年报一把手李学歉调离,从《人民日报》下属《市场报》调来一个新社长兼总编辑李尔亮。
李尔亮在团中央书记的督促下,一上来就对冰点指手画脚说,随意改动,李大同据理抗争,第一个回合就写了《冰点十周年祭》抗诉书,明确指出将已经印好的数万份报纸、全国二十多个代印点的整套彩片连夜作废的恶行有多么令人愤怒,还说明被枪毙掉的那篇刀刀见血地揭露腐朽的教育体制、费九牛二虎之力删截完善的报道,如能发表对中华民族和对学生们的利益多么重大,那封逻辑严谨的抗诉书给了上任伊始耍威风的总编辑当头一棒。
旗帜鲜明反对个人崇拜
我就职的中国少年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与中国青年报在东直门海运仓二号同一个院里上班,吃一个锅里的饭,那些年近距离感受中青报人自由的交流、开放的争辩,再读《用新闻影响今天》书时,重温中青报人稀缺而宝贵的气氛,让我多么羡慕啊。
2005年中青报内部网站贴出图片总监贺延光的一个帖子,针对中青报评论员文章中的“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像灯塔一样指明了大学生前进的方向”这句文革式用语给以批评,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已经明确禁止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李大同等人旗帜鲜明地对贺延光表达支持。然而报社领导对这次内部批评给出官方文件,否定贺延光的意见并打压批评。大是大非面前,李大同从不沉默,再次用他习惯的方式在内部网站上发出公开信,翔实、中肯、明确地批评领导的错误,再次获得同事们交口称赞。
这本书之所以格外精彩,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李大同每次与官僚压制狭路相逢的关口,不看上级脸色行事,引领中青报人“铁肩担道义”,写出一封封无以辩驳的抗辩书和公开信,以此方式一次次以下犯上,一回回以理服人,险中取胜,阅读的快感由此波浪叠起,让我获得比少年初读《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感觉更胜一筹。
我敬佩的中青报人那种气质与风骨,集中体现在李大同、贺延光、卢跃刚他们和官僚集团遏制新闻自由过程中不屈不挠的抗争,改开年代新闻先锋者曾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步,与世界共进,当时因为大报有《冰点周刊》、央视有《焦点访谈》,全国上下都对舆论监督寄予厚望,对国家进步抱有期待,尽管结局如同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但抗争的价值,即便不能显于今朝,也必显于明日,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