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谈天下(478) BYD会成为下一个华为吗

最近,有关BYD(比亚迪)的一则新闻在很多媒体霸屏,具体的事件是,BYD群发给供应商,要求2025年统一降价10%,但是也有供应商非常不满,回应BYD要求减少内卷,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当然事件的评论非常两极,包括支持BYD继续压价供应商,继续内卷的全面降价支持派,也有支持供应商要求合理利润,反对内卷降价的税收基础派,一个更加有意思的分析是,凡是支持BYD要求降价的基本上来自于转移支付的省份(就是靠政府救助为主),凡是支持供应商合理利润的基本上来自于提供转移支付的省份(就是税收高于支出的省市),这种分析非常有意思。



要求供应商降价10%,比亚迪回应:行业惯例,可协商推进- 银柿财经

但是,今天我想要聊的不是BYD降价这件事,而是比亚迪是否会成为另外一个华为的可能。

华为对于中国大陆,可以说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它几乎以一己之力,搞5G标准,推高端手机,突破7NM芯片封锁,铺设太平洋海底光缆,手机捅上天,汽车智能化,三折叠屏手机,鸿蒙操作系统,几乎每隔几天就能看到一个华为又突破的故事,又遥遥领先的超级产品,华为几乎成为一个象征,那就是华为一出手,天下无敌手。

对比多数的国内厂商不得不积极参与各种内卷,大打价格战,华为几乎不用担心价格战,它的手机价格高昂,还是供不应求(当然是国内),最近它还推出超豪华华为电动车系统,价格突破百万(14万美元左右),当然很多人都说华为的高溢价是因为它的产品性能遥遥领先,世界第一,当然也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背后的不能说的秘密就是,华为是中国企业反美抗日的旗帜,需要全体国人输血给华为,高溢价其实是爱国情怀。对比之下,类似的手机厂商,比如VIVO,OPPO,都不可能得到这种爱国光环的加持。

想请教下各位比亚迪垂直整合供应链的概念是怎样的_行行查_行业研究数据库

对比华为在电子行业的遥遥领先,比亚迪肯定是自认自己在电动车行业的遥遥领先的地位的,首先是它有世界第一的销售量,2023年超过300万辆,2024年预期会超过400万辆,而且比亚迪采用的是垂直整合的模式,在电动车的三电系统中,电池肯定是第一梯队的,而电机也有不错的水平,电控稍弱一些,但是以比亚迪拼命扩招的工程师团队,现在已经有超过15万工程师,电控的短板也是暂时现象。

我们先还是介绍一下比亚迪的历史和发展进程吧。

比亚迪成立于 1995 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最初专注于充电电池,后来成为手机电池的主要供应商。2003 年,比亚迪进军汽车制造业,成立汽车子公司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最初生产传统汽油车,后来转向电动汽车 (EV),目标是减少全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2008 年,比亚迪推出了世界上首批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之一 F3DM,但由于电池成本高昂且充电基础设施有限,这款车型早期成功有限。



2010 年代,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于 2020 年开发出刀片电池,提高了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效率,巩固了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比亚迪的垂直整合供应链(包括锂采购和电池生产)进一步增强了其成本竞争力,使其能够以低于特斯拉等许多竞争对手的价格提供电动汽车。到 2023 年,比亚迪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 300 万辆,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 17.1%。

2023 年,比亚迪售出超过 300 万辆新能源汽车 (NEV),其中包括近 160 万辆全电动汽车。该公司最畅销的车型包括 Ocean 和 Dynasty 系列,比亚迪宋和比亚迪秦等车型的销量领先?。在国际扩张方面,比亚迪一直在加速其全球业务。2024 年,比亚迪在 88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在巴西、匈牙利和乌兹别克斯坦设有制造厂?。

公司还扩大了生产能力,包括位于泰国的一家工厂,该工厂于 2024 年 7 月开始生产?,比亚迪还计划在土耳其投资70亿欧元建造面向中东的电动车厂。比亚迪的全球投资战略专注于建立本地制造能力,以支持包括欧洲和拉丁美洲在内的各个市场对其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

当然,根据现在的数据,比亚迪2024年的前十个月的销售数据,85%还是集中在中国单一市场,其它包括欧洲,东南亚,拉美,澳大利亚,总计每个月销量大约在3.3万辆左右(全部大约33万辆)。

下面是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大概分析。



基于现在欧盟已经提出新的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以及巴西,印尼和俄罗斯都有新的针对中国电动车的限制性措施,大概率比亚迪会面临新的挑战,海外市场肯定会有扩张,但是速度多快,还很难预测。

所以,比亚迪必须积极应对国内市场,而且以中国市场为最重要的目标市场,现在比亚迪已经推出的高中低端电动车和混动车,但是面对着巨大的内卷和内耗,现在比亚迪是产品线齐全,但是缺乏一点,那就是如何成为华为一样的民族主义旗帜,而最大限度的占领更多的国内市场。

显然,比亚迪非常希望成为下一个华为,但是BYD会成为下一个华为吗,我们来分析一下。比较有意思的是,比亚迪和华为两家企业的交集比较少,只有高端电动车方面有一定的交集,鉴于华为的动不动就搞死合作伙伴的历史形象,比亚迪真心实意和华为长期深入合作的可能性不太大。

比亚迪方程豹携手华为乾崑智驾,开放合作,加速中国智驾技术

比亚迪(BYD)和华为(Huawei)都是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比亚迪以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业务闻名,而华为则专注于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近年来,比亚迪在全球市场迅速扩张,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华为也面临着来自美国的严厉制裁,但仍保持着全球科技巨头的地位。

比亚迪和华为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强大的研发能力: 两家公司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对比华为25%的研发销售额比,比亚迪只有3%左右(当然部分原因是因为BYD大量的电子代工业务不需要太多的研发投入)。

全球化的视野: 两家公司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业务和品牌影响力。对比华为拥护已经在170个国家地区(因为手机的缘故),BYD也已经渗透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元化的业务布局: 两家公司都拥有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不局限于单一领域。华为是有名的行业整合龙头,BYD算是电动车行业少有的高度垂直整合的厂商。

然而,两家公司也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核心业务: 比亚迪的核心业务是新能源汽车和电池,而华为的核心业务是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

市场定位: 比亚迪主要面向消费者市场,而华为主要面向企业和运营商市场,当然华为的手机是消费者市场。

公司文化: 比亚迪以务实低调的风格著称,而华为则以狼性文化闻名。



比亚迪能否成为下一个华为,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

比亚迪能否持续保持其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比亚迪能否成功拓展其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业务。

比亚迪能否有效应对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

全球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比亚迪的业务发展。

总体而言,比亚迪拥有一系列成为下一个华为的潜质。 它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全球化的视野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然而,比亚迪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克服才能实现其目标。

以下是一些比亚迪未来发展可能会面临的挑战:

来自中国其它电动车厂商,以及特斯拉等美国和欧洲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瓶颈的风险。

全球芯片短缺的影响。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的市场波动。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比亚迪仍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 它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领域拥有强大的优势,并正在积极拓展其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业务。比亚迪能否成为下一个华为,还有待观察,但它无疑是中国科技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总结一下,成为下一个华为,是比亚迪在国内市场希望得到的地位,但是对于海外市场,华为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名片,既有高端中国制造的光环,也有中国政府监控全球的负面形象,比亚迪肯定是希望在国内市场成为下一个华为,在海外市场则是成为另外一个大疆,不过对比华为在某些领域的技术地位,比亚迪除了电池技术的局部,技术上还是有很多短板,它的更大的优势是垂直整合能力和海外扩张的速度,不过因为汽车产业对于就业的巨大影响,而且直接面对消费者,可以说比亚迪在全球市场会有更大的挑战。

结论,基于中国有太多的地方政府各自支持的电动车产业,以及海量的电动车投资,比亚迪在国内成为另外一个华为的可能性非常小。

bushihandyman 发表评论于
原材料都降价了,比亚迪要求也合理
Firefox01 发表评论于
华为是一个挂“民企”之羊头、卖“国企”之狗肉的国安帮凶。
唐宋韵 发表评论于
同意你的结论。华为是本党的嫡长子,比亚迪不过是个庶子。
markyang 发表评论于
马克的文章都是个人观点,尽量客观公正,希望大家评论时也是就事论事,不要发表太多情绪化的留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