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次考前的自习煎熬,自己心里空落落的,出国的事情没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感情也没有了寄托,为了什么而学习就很成问题。幸好还有一个叫寄托的网站,还有太勺网,都有不少过来人的经验帖子可以参考,我还能取点儿巧,准备起来只要词汇能过关,结果也许不太差。
对我来说,怎么样的结果都只能这么着了,反正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考到什么分数算什么分数吧。我左右边寝室的同学李桓和伏彤都报考了,不过因为彼此没有竞争关系,不像我初中同学们描述的他们高中室友之间的暗暗竞争,所以我们几个倒是经常互相打气,看上去要和谐多了。
考完试后,就是元旦。再过两星期,第一学期就结束了。尚老师和我召集了还有另一个研究生同学,在另一层楼他的专门办公室外间的小会客厅一起开了一个小会。我们仨就坐在会客厅面对面的俩沙发上,讨论我们的研究课题计划。
尚老师告诉我们,他的一个基金申请按照科技部的评估分数来看,应该有希望拿到基金资助。实验室的其他几个学生都有项目在忙,我俩正好新加入实验室,手上没有自己的课题,所以这个项目可以让我们俩一起来做。
“这个项目,头绪会比较多,我希望你们俩做好分工合作。三年要结题,你们手上要抓紧,做得进度合适的话,正好在你们两年的时候就应该产出一些数据,可以让你们提交申请硕博连读,然后做完这个课题得到的其他数据,可以让你们俩都博士毕业了。你们看有什么问题没有?”尚老师介绍完了以后,这么问我俩。
我看看我同学钱之顺,未来的搭档,他也看看我。我俩对这个课题都不了解,但是也不想在尚老师面前显得自己很不能耐,就摇了摇头,这个小会就这么开完了。
钱之顺个子壮实,比我高一些,也比我大几岁。他是本校几年前毕业的,但因为当时留校做了辅导员,所以没有马上读研究生,这么一来,就和我一届入学了。他不像我那么不善言辞,看上去和其他人聊起天来侃侃而谈,见识比我要强多了。
我们俩见完尚老师以后,从小会议室出来,他和我说:“尚老师的基金申请,咱俩都该好好看看,尤其是他引用的那些背景研究资料。你空不空?你要是空的话,先去图书馆把这些资料找找怎么样?实验室里电脑虽然联网了,但是不少资料还是没有电子版的,得去图书馆查。我这个周末要带本科新生去南京栖霞山的活动,暂时没有太多时间呢。等你找到了,我们分头来读一读再来讨论怎么样?”
这个提议倒是合我心意,我也正想这么干,于是痛快答应下来了。
接下来几天的空闲时间,我先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开始了文献查找。用这些基金申请里的关键词和背后的参考文献,去搜狐网易新浪什么的门户网站搜索,怎么也找不着相关资料。这么笨的做法,把在一旁做实验的孟熙看笑了。他看我找得唉声叹气的,说:“找文献烦了吧?我来告诉你怎么找:你去pubmed,那里的文献很全,你想要的基本都在那里,不过很多我们学校没有订阅很多期刊,所以能找到全文的不多。你可以先试试。”
然后,他就帮我打开了那个网站,果然我要找的文献都在那儿。那个网站上至少能看到摘要,比我去其他什么门户网站搜索强太多了。
实在说,孟熙可真让我佩服。不仅人帅气、知识渊博,他研究动手能力也很强。据说,尚老师刚来学校的时候,孟熙就加入了他实验室,算是最早的一批元老了,资格比梅娜和师姐都老。
另外一点让我眼热的是,孟熙有一个笔记本电脑,在哪都可以带着,所以他可以基本不用实验室电脑,在宿舍里他也可以用电脑听歌上网什么的,比我们要过得可惬意多了。他虽然知道得多,但是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让我觉得很好相处。
其实,实验室里的其他人也都很好相处,不论是师姐,还是梅娜,还是其他人。师姐虽然对我动手能力基础差感到很惊讶,但是也从来不笑话我这一点。之后教起我来,她生怕我不懂,解释得反而更详细了。至于梅娜,管理实验室风风火火,但对我也很友好,多半还是因为我大哥这个故人的缘故。
梅娜和师姐告诉我,那个比尚老师年轻些的穆老师,虽然名义上是尚老师的博士后,但其实算是半进修半合作。因为她在医大自己的实验室虽然在病理方面研究很多,但分子水平的研究还是觉得略有不足,所以有些实验就或者她自己,或者派研究生到尚老师实验室来做。由于这个缘故,实验室的组会和讨论会她基本场场不落,和我们也混的比较熟了。她虽然比我们大了十多岁,但倒是和实验室同事们很能打成一片,一点儿也没有老师的架子,这一点和尚老师也颇有几分相似。
尚老师在实验室里的时候时不时和大家开玩笑,给我们讲在美国的见闻和趣事,和大家其乐融融,和开组会时严肃和深刻的专业点评大相径庭。
尚老师告诉我们,在美国读博士和工作的时候,导师与学生经常互相直呼其名,并没有明显的等级概念。“陌生人之间才会称呼你为某先生某博士,因为有距离感。”他说。
然后他接着补充道:“要是完整称呼你的姓名的话,那基本上你是要完蛋了,要赶你走的时候才这么说的。”
这个说法倒是让我们觉得很新鲜,因为多数时候,我觉得导师和学生之间还是有距离感的。我看寝室里的其他几个家伙说,他们见到导师时都是恭恭敬敬的,一点儿也不像尚老师和我们的样子,可见尚老师这种平等的做法在我们生物系里算是另类了。
找完了这几篇好找的论文全文,剩下的论文我就得到图书馆的英文期刊区域慢慢地翻了。我足足花了两天功夫,才算找到大部分。最主要的两篇,是去年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那又是一个生物领域内的顶级杂志。那俩文章里讲了用一种新型化学诱变剂来诱导产生更多新突变来建立更多的遗传疾病的小鼠模型的方法。两篇文章内容大同小异,估计是点子想到一块儿了,所以发文章就扎堆了。按照实验室里同门们的说法,这叫背靠背(back to back)发论文,算是同样的点子分别独立完成的,谁也别说谁抄谁的。我和钱之顺两个人分了分这些论文,约定了下个星期再来碰头讨论后,拿着这些论文就开始了读文献之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