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侃唐诗杀时间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歪侃唐诗杀时间(二)

7、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议:几乎每天走山,尤其天气暖和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山路元无雨,就是湿人衣”。具体到“空翠”,反倒觉得有失空灵了。

8、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送梓州李使君》

议:太一般般了。白描,被弄成一丢丢苍白了。真到了可以称为壑的地方,哪样不嚇人?可王维就是不说一点点,而是….. 营造味,太浓了。唐诗里的王维孟浩然等的山水诗,就是觉得不自然。这种感觉和看山水画时的感觉,重合。

四、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议:“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比这句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常见的“进亦忧退亦忧”,其实蛮烦人的。

大关怀不及小眼泪。不是往往如此,而是从来如此。

记得在食堂排队,很慢很慢。自己嘀咕“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排在前面的王笑鸿回过头来说了句类似“别酸!”的话。全咽下去了。

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

议:“头枕虞山抱月眠”,友人写的。比这唐诗名句好得岂止一句顶两?

唐诗,名声太大。自历山水后,具体想到它的,越来越少。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议:喜欢“停车坐爱”胜于“红于二月花”。十月下旬,车开到山前,熄火,静坐坐。不见星火,满目燎原,顿生不老少小爱爱。我开的是Toyota。而杜牧乘的是马车,书童或“菲佣”一声“寽”后,车停,小厮退下,杜牧捋着胡子,“坐爱”起来。同是看枫叶,今昔比得了吗?

这不是小资情调,而是厅局级文化干部的品味。嗅到了吗?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议:和“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等等,主打一个巧字,或曰“抖机灵”。非常“高手在民间”味道,在吊古,咏史,边塞诗这类诗中常见。

凯撒:“我来了。我战了。我胜了”!

随身秘书问,该怎么总称这次战役?拿破仑脱口而出:“奥次特里斯的太阳”。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

现代的“我爸是李刚!”

多么给力!

唐诗宋词煅句炼字,往往把诗词弄成了个精致的把玩。怪不得清末人摔书:“非秦汉不读”。鲁迅更过份:“少读或不读中国书”。

5、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赠别》

议:

全诗为: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议:现在的官,学者写黄色微信,口味还很重。杜牧也是官,还是大官,搞三陪,但,这品相!

重点在,杜牧搞三陪,还写成诗在熟人里传,后来的人当名句赞。

陈独秀逛窟子到北大教务处报销,有史料发票为证,那时,教授学者逛窟子,挺正常的事。

不是人比人,气死人;而是时矣命矣,找哪儿说理去?

张爱玲也不反对丈夫可以“可以出去玩一玩”。

杜牧这诗,可看作是陈独秀“发票”的诗表达,旧时丈夫观的“信天游”看。

据此看当下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社会,拘束得很,小器得很。

6、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怅诗》

议:“绿肥红瘦”,齐活。叨成十四个字,还看不见上档次的文采。

杜牧,诗,就那样。《阿房宫赋》却写得采。“六王毕,四海一”,什么阵势!《左传》让三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罩得住唐,影子拖过宋。

7、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

议:“娘娘腔”!晏殊承的就这味,周邦彦的隔代亲戚。文学尽由男人写,写得好的,不过“梅兰芳”。仍是看得别扭。男人写的文学,怎么可能不装,男扮女妆。

8、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初冬夜饮》

议:写成

“走一个”“

                   都在这杯中”。

如何?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把栏杆拍遍,把吴钩看了….”。

这是梁山伯洒水袖,徐玉兰演贾宝玉,和女人抢上岗。中国文学史,一直都这样。

姚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铃兰听风' 的评论 : 读了林青霞的走近张爱玲。台湾的语文好,但是比起民国时期,还是差,明显得很。可比大陆的好,也明显得很。
铃兰听风 发表评论于
你这是和李雪琴抢饭碗.

“小镇如书, 山林小街小道就是字里行间”, 氛围感十足, 多么健康的句子哦.

新冠期间, 林青霞待在家里狂看书一轮包括胡兰成全集, 全面走入张爱玲的世界, 之后写下散文《走近张爱玲》. 上周末, 我全篇一口气读完. 其中有一句 “朋友说我都变成张迷了, 我开玩笑的说我不是张迷, 我是胡迷”. 蛮可爱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